首页

byd系列资源

时间:2024-05-17 14:15:30 作者:中国科研人员发现高维度光场信息探测新方法 浏览量:92957

  中新网9月28日电(记者甘甜 孟湘君)重温“李约瑟之问”,中国给出了怎样的答案?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如何才能真正读懂中国?9月27日下午,由中新社主办、中新网承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东西问·中外对话”分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和国际儒联副会长、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与会,并就上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资料图: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

  论坛期间,谈及英国学者李约瑟发出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施寒微指出,“李约瑟之问”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

  施寒微在发言中说,“产生于欧洲的现代性已经改变了世界。这种现代性究竟是好是坏,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他同时指出,“我们也看到,中国已经迅速迎头赶上。现在的关键是,西方或者欧洲和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互相学习的阶段,我们不应再讨论究竟谁是赢家,谁是输家,而是去想象一种有诸多赢家的未来。”

  王博对此表示,文明的多样性意味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是在互相学习。他认为,重要的是,当意识到科学技术本身的重要性时,应当去思考如何给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一方好的土壤。此外,科技和人文都会共同提供价值和现实,忽略任何一方面,都可能给世界带来一种不平衡。

资料图:国际儒联副会长、德国汉学家协会主席、德国图宾根大学资深教授施寒微。

  那么,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如何真正读懂中国和中华文明?对于欧洲学者所提出的观点——中国并非一个像西方语境下那样的“民族国家”,中国的主要特征来自于中华文明的历史,而西方一直试图用西方的方式来理解中国,这样的情况,又如何解决?

  施寒微在论坛上表示,当下的欧洲由许多“民族”组成,但缺乏真正的凝聚力。他认为,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重新组织文明的形态,中国的实践就是一种很好的注解。

  王博也认为,对中国来说,现代国家的构建跟中华民族的构建是一体的。但是,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所以,应当找到一种新的方式。他强调,读懂一个国家和一种文明并非易事,关键是要确立起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态度。(完)

【编辑:何路曼】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四川成都至宜宾高铁接触网工程冷滑试验启幕

太原市境内,太古高速双向允许7座以下客车通行,其他高速公路仍在清雪;大同市境内,大同环城高速、二广高速(得大段)允许货车通行。

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科技馆接待公众超300万人次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前副主席莫汉·穆纳辛格表示,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付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提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倡导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彰显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和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的领导力。“中国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经贸合作是中德关系“压舱石”,去年中德贸易额出现一定波动。专家指出,面对双边合作中的新动态、新变化,中德应保持定力,在务实基础上拓展发展空间。

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王瑰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4月10日下午,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位于成都的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举行。香港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率领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港方访问团与四川教育界代表进行交流。

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在位于天水市中心的龙城广场,热闹的小吃摊位沿路铺开,麻辣烫、糖油糕、呱呱、杏仁茶……一道道孕育在古城天水的特色小吃不断冲击味蕾,让游客大快朵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